跳到主要內容
台灣博世
新聞

博世展示軟體驅動的交通移動領域的完整產品組合,成為全場焦點

博世於 2025 年 IAA 國際車展中展出創新解決方案

2025/09/09

  • 博世軟體與人工智慧讓駕駛體驗更安全、便利、高效,同時貼近個人化需求。
  • 透過強大電腦、線傳科技 (act-by-wire) 與感測器等創新硬體,博世為軟體定義汽車奠定基礎。
  • 博世廣泛的動力系統解決方案涵蓋純電、油電混合,以及先進燃油科技。
博世於2025 年 IAA 國際車展中展出創新解決方案
博世於2025 年 IAA 國際車展中展出創新解決方案
博世 SMP290 藍牙胎壓感測器的安全與能源效率相輔相成
博世 SMP290 藍牙胎壓感測器的安全與能源效率相輔相成
博世損傷檢測解決方案巧妙結合軟硬體,並利用既有的車輛元件,例如安全氣囊電子控制元件與感測器
博世損傷檢測解決方案巧妙結合軟硬體,並利用既有的車輛元件,例如安全氣囊電子控制元件與感測器
汽車製造商、零件供應商與經銷商皆可運用博世多樣化的碳化矽(SiC)功率半導體,於各種汽車應用
汽車製造商、零件供應商與經銷商皆可運用博世多樣化的碳化矽(SiC)功率半導體,於各種汽車應用
博世的車輛動態管理(Vehicle Motion Management) 軟體,能中央控制煞車、轉向、動力系統及底盤,協調所有車輛動態
博世的車輛動態管理(Vehicle Motion Management) 軟體,能中央控制煞車、轉向、動力系統及底盤,協調所有車輛動態
/

德國斯圖加特暨慕尼黑訊 – 汽車產業正在轉型。軟體與AI 人工智慧讓汽車數位化,而程式碼與演算法提供更加客製化的駕駛體驗。為完整發揮軟體潛能,亦需具備合適的硬體條件,畢竟,即使是最先進的汽車,若沒有實體零件也無法前進。博世在軟體驅動交通移動相關領域皆有所佈局,無論車廠邁向軟體驅動交通移動的轉型進程如何,博世皆是其可靠的全球合作夥伴。憑藉深厚的汽車專業知識,博世能夠串聯從煞車、轉向系統與電力驅動系統,到感測器、車用電腦與軟體不同車用領域,該科技與服務供應商提供現今汽車關鍵零組件的一站式開發與製造。目前在 2025 年德國慕尼黑國際車展 (IAA Mobility) 上,博世在 B3 館 D01 攤位正展出最新的聯網與智慧交通系統解決方案。

博世駕駛輔助:提升安全與便利

自動駕駛是「軟體定義汽車」的重要功能之一。博世正積極推動相關科技發展,並持續升級駕駛輔助系統,提升安全性與便利性。博世採用「端到端人工智慧架構」(End-to-End AI architecture):透過AI在完整科技鏈的應用,加速開發週期,並提升軟體堆疊的效能。針對SAE Level 2 及以下的駕駛與停車輔助功能,博世提供三種版本的先進駕駛輔助系統(advanced driver assistance system, ADAS)產品組合:入門款、中階款與高階款。這些版本在軟體功能、感測器數量與組合,以及所需運算能力有所差異。車廠可選擇將硬體與軟體作為整合方案或獨立模組採購。目前,採用博世 ADAS 不同產品組合的車廠已達雙位數。其中,中階與高階版本已在中國開始量產。此外,博世亦為終端消費者提供「聯網地圖服務」,可如同額外的感測器,拓展車輛的「視野」。這項群體資料驅動的解決方案,能即時提供惡劣天氣、道路狀況、事故或逆向駕駛等資訊。

精準環景感知感測器:包含平價車款在內,越來越多車輛,都開始配備完整的駕駛輔助系統。高效能、具成本效益的攝影機解決方案因此日益重要。博世多功能攝影機(multi purpose camera)可提供兩種選項:純攝影機版本,或由攝影機與控制元件組成的全新雙元件系統版本。在純攝影機方案中,所有 ADAS 功能皆內建於攝影機本體,運算也在其中完成,特別適合去中心化架構的車輛。而雙元件系統版本則是邁向集中式架構的重要一步,對於希望在既有架構中導入先進駕駛輔助功能的車廠,尤其具有吸引力。至於採用集中式架構的軟體定義汽車,攝影機中與安全相關的運算則由強大的中央電腦來執行。

博世為最新一代雷達感測器,自行開發、製造系統單晶片(System on a Chip, SoC)等所有關鍵元件。憑藉先進的半導體科技,SX600SX601 雷達感測器的探測範圍較同級產品提升約 30%。運用這項科技,駕駛功能能更完整、具成本效益地整合至雷達感測器。兩款感測器皆支援 AI 輔助的訊號處理。SX601 的運算能力遠高於市場常見水平,偵測性能更優異。為進一步提升系統效能與達到最高精度,可將兩個 SX601 串聯,藉此使用八個發射天線與八個接收天線。

在軟體驅動的交通移動領域,集中式半導體架構的重要性與日俱增。這些架構掌控了許多以感測器為基礎的功能,包括電子車身穩定系統(electronic stability program, ESP®)、導航以及駕駛輔助系統。為了降低複雜性,博世開發最新一代高效能 MEMS 慣性感測器,能同時為多個系統提供所需數據。這類通用型感測器(one-sensor-fits-all)的設計,已應用在博世的 SMU300SMI980 等產品中,並廣泛用於慣性測量元件以及氣囊控制元件。在本次IAA 車展中,博世還展示新一代超音波感測晶片 TB293 與 TB193,具備市場上最高的數據傳輸速率。為了進一步提升感測效能,博世亦採用「原始數據處理」方式,直接在超音波感測器的轉換器端記錄訊號,保留完整數據範圍,這對於 AI 驅動的功能特別有利,可大幅提升物體偵測的準確度。值得一提的是,這些晶片首次以獨立形式開放銷售,不再受限於特定感測器。同時,博世也推出全新的多功能汽車感測器介面(versatile automotive sensor interface, VASI)匯流排,為市場樹立新標準。車廠因此在選擇感測器供應商時有更多彈性,不僅能受益於最先進的超音波科技,更避免被單一供應商綁定。

藍牙胎壓感測器新標準博世 SMP290 的安全與能源效率相輔相成。其設計輕巧、低能耗、壽命長,並首度將加速度感測器、壓力感測器與內含藍牙功能的 ASIC 整合於單一晶片,不僅在市場上脫穎而出,更有助於簡化車輛架構。憑藉標準化的藍牙介面,SMP290 更能支援例如與智慧型手機直接互動等全新應用。

博世損傷檢測解決方案:透過小型損傷檢測,博世將軟硬體巧妙結合。這項解決方案利用既有的車輛元件,例如安全氣囊電子控制元件(electronic control unit, ECU)與感測器,無需額外硬體。在「軟體定義汽車」中,小型損傷檢測功能甚至能在車輛購買後進購買,透過(over-the-air, OTA)更新即可。該系統能精準偵測車輛即使是細微的損傷 – 無論是在行駛途中或停放時。小型損傷檢測會記錄低於安全氣囊觸發閾值的撞擊,並儲存相關數據。如此一來,系統即可快速、自動且客觀地完成損傷檢測。

線傳科技:車輛控制的未來方向

線傳系統透過純電子方式傳遞駕駛者的轉向與煞車指令。此科技在軟體驅動的交通移動領域中具有高度相關性,特別是針對車輛動態與操控的個人化設定,以及更高階的自動駕駛模式。

全新科技讓煞車、轉向更靈活:透過電子線路傳輸的線傳煞車與轉向控制科技(act-by-wire),為方向盤與煞車踏板的全新設計概念,具備撞擊最佳化設計,提升零組件配置及內裝設計的靈活度。博世是該科技的先驅之一,並將率先推向市場。其線傳煞車解決方案整合了線傳致動器與 ESP®,即將搭載於一家亞洲主要汽車製造商的量產車款中。博世液壓式線傳煞車系統特色在於,完全不需要煞車踏板與煞車系統之間的任何機械對接。

軟體系統化的車輛動態解決方案:博世車輛動態管理系統(Vehicle Motion Management)負責智慧控制煞車,可完美同步煞車、轉向、底盤與動力系統。Vehicle Motion Management 適用於所有小客車市場中的車型與品牌,將駕駛體驗提升至全新層次。藉由特殊的軟體功能,車輛能依照駕駛者的心情變身為靈活超群的都會用車、性能強勁的速度機器,或是提供司機代駕般舒適感的豪華轎車。此功能可透過按下一個按鈕啟動,或由在背景運行的人工智慧自動調整,量身打造專屬的駕駛體驗。

防暈車軟體功能:Vehicle Motion Management 的 Comfort Stop 功能可提升舒適度並減輕旅途中產生的暈車感受。透過煞車與電動馬達的互相配合,可將煞車時產生的頓挫感降低 70% 至 90%,並使車輛平順地停下。

從分散式轉為集中式的車輛架構

軟體定義功能需要對電子元件與系統進行全然不同的設計。車輛的智慧將集中於少數高效能電腦,而不再像現在一樣分散在有時多達 100 個以上的個別控制元件中。這不僅能降低線路需求,更能使中央處理與空中即時更新成為可能。博世能為任何車輛提供此基礎架構。

軟體定義車輛的高效能電腦:博世的產品組合不僅涵蓋高效能中央電腦先進軟體,同時包含具擴展性、自適應的車輛基礎設施。博世的高效能中央電腦及所有其他元件皆配備最先進的通訊介面。可以依據需求,選擇高速寬頻的通訊基礎架構,或是精簡且具成本效益的架構。其中,區域層級的控制元件扮演關鍵角色,負責整合並轉換各種頻道與媒介。強化車用電力網路至區域網路等級至48V:為滿足現代車輛日益提升的需求提供穩定的電力供應基礎。博世為電力供應基礎架構,提供的關鍵元件包含 48V Powernet Master,可確保車輛的安全相關功能隨時獲得電力供應。產品組合還涵蓋結合通訊與電力供應的解決方案,以及區域層級的控制元件。完整產品線同時包含智慧化電力分配解決方案,這些方案不僅開啟全新的診斷、維護的可能性,同時也符合最嚴苛的功能安全要求。

更高速當代車輛資料傳輸:汽車電子控制元件僅需數毫秒即可完成資料交換,而這種看不見的通訊骨幹是通訊區域網路(controller area network, CAN)。在車輛電子架構中,CAN 網路能確保高穩定性、簡單性、靈活性以及成本效益。隨著博世推出全新的 CAN SIC XL 收發器,資料傳輸速度大幅提升,在 CAN XL 網路下最高可達 20 Mbit/s。除了傳統的 CAN 指令外,全新的 CAN XL 標準還能傳輸網際網路協定(internet protocol, IP),完全符合現代電氣/電子(E/E)架構的需求。

ETAS 軟體:博世子公司 ETAS 提供車輛軟體平台模組(Vehicle Software Platform Suite),為高效率開發與管理可進一步擴展的車輛架構奠定穩定且安全的基礎。該平台支援所有現代車輛架構 – 從傳統控制元件、到高效能電腦,乃至用於駕駛輔助與自動駕駛的運算平台。客戶因此能更有效率地打造最先進的車輛平台,並加速推向市場。作為 Eclipse 安全開放車輛核心S-Core 的創始成員之一,ETAS 採用程式碼優先(code-first) 的方式作為平台設計的核心,積極推動並形塑該開源計畫。透過 ETAS 綜合測量解決方案(Comprehensive Measurement Solution),快速、經濟地完成驗證車輛功能,並有效率地最佳化系統行為。該平台軟體能即時記錄相關數據,並同步微處理器的控制元件所產生的內部資料。此具備可擴展性與靈活性的解決方案,可針對不同的 E/E 架構以及多種車輛領域進行調整,例如駕駛輔助與自動駕駛(ADAS/AD)、資訊娛樂系統(infotainment)、以及車輛動態(motion)。

博世動力系統解決方案:強大、高效

在動力系統領域,博世亦因應軟體驅動交通移動的日益增長需求,並持續開發先進的解決方案。秉持科技中立的理念,博世提供涵蓋燃油引擎乃至電動馬達的各種動力系統概念。

碳化矽半導體助力電動交通移動:汽車製造商、零件供應商與經銷商皆可運用博世多樣化的碳化矽(SiC)功率半導體,於各種汽車應用。碳化矽被視為電動交通的關鍵科技之一。博世提供雙通道溝槽型金屬 — 氧化物 — 半導體場效電晶體(Metal Oxide Semiconductor Field Effect Transistor, MOSFET),包含750V 與 1200V,可作為裸晶應用於逆變器模組,或以封裝形式應用於車用充電器、DC/DC 轉換器與逆變器。

至 2030 年,博世預測每三輛新登記的汽車與輕型卡車中,就有一輛將是純電動車。在電動交通領域,中國市場正引領相關領域發展,而博世也積極參與其中。為此,可延伸、標準化的平台至關重要,能讓創新更普及、更可負擔,也是博世涵蓋各類電動與混合動力車(輕度混合動力、重度混合動力、插電式混合動力、增程動力車)廣泛產品組合的基礎。

全球化平台,多元化選擇:博世油冷式電子軸(e-axle)可作為主要或次要動力系統使用,具備全球可供應、在地可調適的優勢。其三合 一 e-axle集電動馬達、功率電子與變速器於一體。博世進一步在e-axle中加入能源管理元件,例如車用充電器、DC/DC 轉換器與電力分配元件。這種多功能整合於單一模組的設計,不僅帶來更緊湊的構造、更輕量化的設計與成本最佳化,同時也進一步提升效率。

從電動車到行動儲能元件:最新一代雙向充電轉換器不僅節省 30% 的空間使用,更可整合車載充電器與 DC/DC 轉換器,進而提升效率。這套系統解決方案更易於整合,無論是安裝於e-axle中鄰近動力系統的位置,或是靠近電池。透過雙向電流設計,電動車也能化身為行動儲能元件。

高功率密度的逆變器新一代逆變器結合功率模組與半導體,以及創新的逆變器拓撲設計,正為功率密度與效率的大幅提升鋪路。在電動馬達領域,博世同樣持續進化。汽車製造商可受益於全球標準化的科技平台,該平台涵蓋各式電動馬達與主動元件,如轉子與定子。更短的繞線頭、包含直接銅導體與磁體解決方案在內的創新冷卻設計,以及創新材料的應用,都能優化電動馬達的尺寸、效率與材料使用效率。

更長續航力、更短充電時間:硬體標準化下,智慧軟體的重要性正日益提升。它可用來延長續航里程並縮短充電時間。透過同步控制(電壓調變),能將效率提升 1.5%,同時讓電動車的峰值功率與持續輸出提高 10%。僅依靠軟體,即可將開關動作與電動馬達的轉動同步,無需修改硬體,不僅延伸了車輛續航,也同時提升駕駛體驗。藉由 eAxle Heating 軟體功能,電池能在充電前被最佳化預調節,從而達到更高的充電功率,並進一步縮短車輛停機時間。

再生燃料數位憑證:除了電動車之外,混合動力車同樣能減少道路交通中的碳排放。這也是博世持續開發燃油噴射與廢氣處理技術的原因。除了油電混合車(hybrid electric vehicle, HEV)與插電式混合車(plug-in hybrid electric vehicle, PHEV),增程式的電動車在中國尤為日漸普及。若在混合動力車中使用再生燃料,將使其更氣候友善。博世的雲端解決方案Digital Fuel Twin,可以證明油箱中確實加添加再生燃料,以及因此減少的二氧化碳排放量。

最佳電池溫度熱管理系統得以進一步提升混合動力與電動車的效率。透過精準控制冷熱流動,確保高壓電池始終維持在最佳溫度範圍,避免電動馬達在高負載下過熱,並盡可能降低冷卻與加熱所需的電力消耗。博世正開發相關預先整合模組,整合電動冷卻壓縮機與液冷幫浦等關鍵元件,大幅降低系統複雜度以及安裝工作量。在新一代系統中,以已經廣泛應用於熱泵與滾筒式烘乾機的丙烷(R290)為冷卻液。

智慧統籌能源管理:博世車輛能源管理(Bosch Vehicle Energy Management)所採用的模組化軟體解決方案,能以特別智慧的方式分配車輛內的能量。其整合式方法統籌並最佳化能源管理及其子系統,例如熱管理、動力系統、車載電網與充電系統。此互聯系統同時考量車輛當前及預測參數,以及道路狀況與駕駛行為。電動車的效率、便利性與使用壽命,因此得以進一步提升。此外,博世車輛能源管理並不依賴特定硬體。

維持關鍵運作狀態安全:博世電池管理系統結合電子斷電元件,可監控並控制高壓電池的電芯,適用於純電動車與插電式混合動力車。在關鍵運作狀態下,它能提供必要的安全機制,同時優化功率輸出與電池壽命。該系統由控制元件與安裝於各電池模組的元件組成,可逐一監測每個電芯。此外,歐盟2027 年起強制要求的「電池護照」等軟體功能,亦可整合其中。若發生事故,電子斷電元件會將電池與車輛電子系統隔離。電池管理系統、電芯監控元件與充電轉換器皆可整合至此斷電元件中,降低系統複雜度。

新型車用電池:為了滿足日益提升的功率需求,未來將有越來越多電動車搭載 48V車用電網。為因應此需求,除了已量產數百萬顆的 48 V輕度混合動力電池外,博世正開發48V鋰電池。這款新型電池能持續提供安全關鍵功能與高度自動駕駛所需的電力,即使在車輛長時間靜止時亦然。該電池可靈活整合至車輛中,且完全不含鉛,不同於傳統 12V電池。

Bosch ESI[tronic] 診斷程式新增 Tesla 車型:博世久經驗證的 ESI[tronic] 車輛診斷軟體,現已涵蓋 Tesla 車型。獨立修車廠首度能透過其日常使用的多品牌解決方案,診斷 Tesla 車型。整合 Tesla車型的過程中,存取診斷數據為一大挑戰。博世與許多其他汽車製造商不同,會事先取得並翻譯原始數據至 ESI[tronic] 支援的語言,但 Tesla 的原始診斷資訊僅以英文呈現,而其他相關文件雖提供多種語言版本,卻未完整涵蓋 ESI[tronic] 所支援的 23 種語言。為解決這項語言障礙,博世研發出結合AI的科技解決方案,並將自動翻譯功能直接整合至診斷流程中。當機電工程師連接 Tesla 車輛時,英文診斷資訊會即時翻譯成使用者在 ESI[tronic] 系統中選擇的語言,確保獨立修車廠能高效且精準地處理 Tesla 車輛,不受語言限制,為獨立修車廠提供具未來性、全面性電動車診斷解決方案。

聯絡資訊

新聞連絡人:

王鳴鸞 (Christine Wang)

電話:+886-2-7734-2651

吳則萱 (Kitty Wu)

電話:+886-2-7734-2622

更多新聞